查看: 2040|回复: 0
收起左侧

[原創文學] 原创·超极(作者:市丸银)

[复制链接]

地上的月影

Rank: 4

209

主题

1188

帖子

0

精华

抱歉让大家失望,JUST LET ME BE

优秀斑竹奖(月度)唯有原创任务大师(月度)原创先锋奖(月度)终身成就奖慈善家勋章贴图大师奖(月度)

再見市丸銀 发表于 2009-5-14 13: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唯有论坛启用QQ注册,使用QQ就可以登陆论坛,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论坛注册

x
上海人吃饭、走路都很讲究个韵味,就算孩子因吵闹犯了胃气疼,在小弄堂里来来回回家长里短的妇人们还是要玩弄着指甲刀,待那礼尚往来等等结束了才回去那房子里请孩子“吃生活”,在接下来的辰光里,便是孩子的哭喊声和着弄堂里依旧静静的说话声依次上场了,也不突兀,也不很融合,只是平平淡淡地待在那里,做着什么的背景而已。而不上班的男人们呢,往往拿了支香烟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装作有什么事干的样子,或者看报纸,或者窝在被子里打着震天的呼噜而不管自家的女人已经收拾着桌子准备午饭,旧旧的房门外的那些鸡毛蒜皮和男人们无关,他们,也呆呆地做着那什么的背景,过着自己旧旧的日子,仅此而已。

   每个故事的开头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背景,也许你会说,上面的这种城市感觉并不如现实中的那样摩登和现代,但我想告诉你,在这里,一个繁华的角落里,确实人们就是这样子过着日子的,不管你相信不相信。

  人们总是用“草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来比喻那些从穷苦地方长大,喝着泥水却最终收获了黄金的人。这里倒并不是怎么穷苦的地方,一来是在上海,一来是在上海繁华区的边角里,再怎么比也好过那些穷苦地方的边角。可是,人们却习惯于用异样的神情看着这里栖息着的人,仿佛世间的一切烦扰和骚乱苦闷都是以这里为源头的。在人们印象中,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金凤凰”,有的只是某某家的孩子进了什么大学,至此便再无进一步消息,想必那金凤凰要么是学道中落了,要么是真有出息,带着家人离开这草窝了,总之,真的概念上的“草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也几乎没有几个了。

  小偷是这里最常见的风景。或者……你也可以称其中的某些为强盗。有时候,他们拿着长长的镊子,和路人迈着同样的步子以保持相对静止,手一伸,那镊子像是手上多出来的可以自由活动的息肉一般进入了目标的包里,也不翻箱倒柜,小偷们总能一下就瞄准那鼓鼓囊囊的皮夹子,得手后,便溜之大吉……这时候才有好心的看客提醒那路人“弄皮夹子把偷特了!”于是,那路人转身急追,喊着叫着。旁边的见证者们捂捂牢自己的包,可惜着那无辜的受害者,赞叹着小偷的灵活,继续着自己的路。有时候他们也抢,明目张胆,抢比偷更容易得手,因为每次有人被抢时,人们总是更乐于旁观,因为惧怕那强盗内插袋里无形的刀子。

    倒也不是我一提笔写这里就忍不住写小偷们,实在是这里的小偷集天下偷盗术之大成。人们闲来无事或坐或站在路边,便能一览了最新的偷盗流行,掌握了所谓的潮流脉搏。但却更陶醉在其中惴惴不安又逍遥自在的感觉里:这事情总归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

    是的,这里的小偷不经常偷住户人家,因为他们也许正住在这某个角落里,若是影响到了邻居的生存,那小偷也就不能继续生活了……为此,人们更怨恨这里的栖息者们了。

   回忆!若是回忆起来,这里的故事也是数不清的:孩子们拿着父母给的钞票挤在小店里要买断头雪糕,断头的便宜,正好满足孩子过过瘾而已的馋欲;正好算是大户标准的五口之家集体出动在过年时分拿着各种票去某地买年货,配给供应的长队长的不像话,五个人排五种队,仅有的两个大人又要看孩子又要兼顾购事,忙得焦头烂额;东家做了饺子喊西家去尝尝鲜,而西家的孩子吃过饺子便手捧两三只被门缝挤碎的核桃,拙拙地上下着楼梯分给邻居们。日子穷着,也快乐着。

   而如今,房子还是那房子,过日子还是那样过日子,当年的孩子却早已有了如今自己的孩子,由于社会的原因,过去还算比较富足的家庭也差不多只是一般人家了,甚至由于过去一贯的养尊处优,他们的情况还不如别人的。马路上不再有孩子抢着买那几角钱的断头雪糕,过年的时候大家也变成了自管自跳上某一辆大卖场的免费班车,总而言之,变了。

   说是闹中取静,可栖息在这里的人们还是要时不时自我聒噪一番。辈分低的总要在老人们认真思考过去的人生的时候说笑隔壁弄堂的逸事,好像看不惯这静悄悄的环境似的。今天左边摊位的鸡毛菜比右边的贵了2毛钱之类的琐事总是蚊子一样萦绕在老人的耳朵旁。听不入耳就要教育两句,老人的教育变成了争辩,吵闹,变成了两代人的隔阂。邻居们聆听着你来我往的交锋,心里开出了愉悦的花骨朵。

    于是有那么些日子,你总能看见一个个老人取代了中年女人坐在阳光下的弄堂里,互相倾诉着儿女的不肖,说过恨过,也就回家去了,操持着中饭晚饭,为着下班下课的孩子们,也为着不再呆坐在旧旧的屋子里想着旧旧的故事。庸人自扰。

   老屋子老的判定标准,就是你能从砖瓦墙缝中依稀辨别出时间的皱纹。关于这里的房子,一般都是灰黑的泥土的颜色,也有绿色的苔藓附着在某些地方,如果走进弄堂深处,更多的就是崎岖不平的小路,地上满是窨井盖,若是推着自行车经过,疙疙瘩瘩的声音会让你的心也碎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栖息者都要感叹上一句——这房子怎么还不拆啊!

   拆,或是不拆,流言很多,不同的版本总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幸喜。有的人家,住的是前楼,把后楼,亭子间借了,把自己的领地扩大再扩大,总算住的舒坦了,却传来要拆的坏消息,心疼这房租几日后,流言也这么过去了。而有的人家,除了老屋子一无所有的,却不因消息确凿与否而难过开心,这些人,是铁了心的——拆就拆,不拆就不拆,活着就是好的。

   而更好的,是这里无处不在的外快机会。这里在隔壁繁华区的掩护下,成了领导们改革的盲点,所以世间百态也颇为繁多,特别是因着老房子的优势,描写老上海或是上海普通百姓生活的电视剧电影总是来这里取景。那叫一个有趣,水泥地板要是高压水枪清扫过的,无证摊贩要是被驱逐了的;取景区里的鱼贩子,小店的伙计等等这些“重要角色”都是要整理过衣装的。接着便是拍戏,警戒线外总是围满了买菜买了一半的人,问他们拍了些什么,却一个都不知道,只知道某明星演技是好、导演是凶、摄像是辛苦……拍戏停当的时候有人喊几句好,假装追下星,喊完却和众人一起笑着闹着,全然不顾那明星已转过头来看着他的“粉丝”。结束后,善于流言的人们又再揣测着那鱼摊、小店的报酬。“耽误了他们的生意,钱总是给了的吧。”大家猜测着,回了家去,回家第一句便是朝里面的一家老小喊,你们猜,谁又来拍戏啦?

   生存环境固然比不上小区里的居民,可这里的人们也有更多小区居民享受不到的乐趣。这里的住户较少有装抽水马桶的,即使装了抽水马桶,也会用上痰盂,于是倒痰盂也成了一种风景,而大人们更是以“独立去倒了痰盂”来作为一个孩子长大成熟懂事的标志。这里的住户也较少有可以洗澡的私人空间,有些开辟个违章建筑放个水斗,那狭小的空间便能用来较为隐私地洗澡;而不敢搭违章建筑的住户,男的便在夏天热的日子里,赤条条地用冷水洗澡,穿着裤衩,做着清凉的风景。若是天凉了,便也和女人孩子一样,去附近的澡堂子里洗澡,澡堂子里很暖和,人人都能洗很长的时间,价钱算算平均一下也不贵,在这里没人会洗很多次澡的,尤其是在冬天。

   现在倒是好了,前几年这里的住户若是装了电器,也会引来周遭邻居的议论,特别是空调。空调的外机在老房子里很难有地方落脚,装机师傅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行,有时也不系安全带,反正房子矮,摔不死。装完了,邻居便一下子冒出来和主人讨论着:你的空调几匹的?啊,那么大做什么?你房间小,用不着!叽叽喳喳的,主人也一副谦虚的样子好像在说,你瞧我,才买上空调,不容易啊。说完笑完,回家试机,试试不错,就拿块布把内机罩起来,对着孩子说“不到要死的地步不许开空调!”

   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用的都是灌装的液化气,弄堂里有专门人负责帮你把空的拿去,换满的来,要钱,可大家都舍得花愿意花。这专门人夏天赤膊的时候就滴着汗骑着车,左右各一个空的或是已经换成满的了的罐子行进在狭小的弄堂里,到了一户人家楼下便喊:“某某号,换煤气!”家里的大人便下来招呼着换了煤气上去,点点,有火,便付钱。专门人也不歇一下,继续去喊下一个门牌号。若是不知他干这重活,人们一定会惊讶,人怎么会像被注射了瘦肉精一样,浑身上下全是一块块的肌肉,没有半点油水。也许是心疼那专门人,每家每户都会把液化气罐用到底朝天,连一壶水都烧不开了,才去叫那人来换。也有的每次换都记上日子,时不时翻阅记录,感叹着这罐液化气才用了二十六天,下一罐要节约些了。

    话说到这里,才发觉到了吃晚饭的点,就到这里吧,该是从碗橱里拿出碗来放在桌子上了,也该是离开这用缝纫机做的电脑桌了,过几天可能要给人家做家教去,一会得翻翻书。

    有一句话很重要,但想必你已经猜到了——

    我生活在这里。
系统提示:他是唯有纯种千年历史木乃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唯有魔力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Singcere!

GMT+8, 2025-1-5 13:39 , Processed in 0.052609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