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的态度,
则这两个手上握有兵权的家伙便会归化朝廷,
如此,
因讨伐董卓而
起
的关东诸雄不知旌麾何指,也可能权且罢兵。中国历史在步入这一章时,虽
然会略嫌平淡,但于国于民,实属大幸。刚愎无用的司徒王允,对李傕、郭汜下
达了追杀
令。
只有
3000
飞熊军的李傕、
郭汜等本来也想认命了,
他们决定解散
部队,
自己再分头向大西北逃亡。
如果这样的话则王允虽然极为不明智,
却毕竟
没有种下恶
果,东汉政权暂时还能迁延些时日。
贾诩恰恰在此时脱影而出发表了一下宏论,
李傕、
郭汜对贾诩素来敬重,
便
洗耳恭听。诩曰: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
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
征天下,若不济,走未迟也。”①
当年陈胜、吴广被迫
"
揭竿而起
"
,所持的理由,正与贾诩此时的想法相同。
区别是,无论陈胜、吴广还是李傕、郭汜,他们都属当事者,而贾诩则完全
是
局外人,换言之,这一番建议,虽然可以救李傕、郭汜性命于一时,对贾诩则没
有丝毫好处。不然,当李、郭二人成功后欲封贾诩为
"
尚书仆射
"
,他也就不会坚
决推辞了。
"
此救命之计,
何功之有?
"
贾诩话说得颇有自知之明。
初平三年六月,
李傕、郭汜打破长安城池,王允被戮,吕布出逃,尸遍长安。据说,董卓初死之
时,三辅地区百姓尚有数十万户,经过李傕、郭汜的放兵劫掠,仅仅两年间,民
已
"
相食略尽
"
,好一片凄惨。一计可以危邦,片言可以乱国,正贾诩之谓也。他
侧
身在杀人如麻的强盗身后,貌似蔼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
功地躲避千夫所指,
这份能耐,
孰能及之?你看他以一介游士的身份闪身在某个
诸侯说计
道谋,甚至敢让曹操甘拜下风。
他年轻时虽也曾被人评为
"
有良、平
之奇,初时察孝廉为郎,因疾病辞官,西还至汧,道上遇见氐人(游牧民族),
和同行的数十
人皆为他们所抓,贾诩便骗他们说:
“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
我家必厚赎之。”当时的太尉段颎,因为久为镇边大将,所以威震西土,因此他
便假称是段颎外甥
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其
馀的人却都遇害了。
②史称贾诩此举是:
“权以济事,
咸此类也”
③,
这个
“权”
字,用得颇为妥帖,贾
诩是深不可测的。让强盗俯首帖耳,单靠智慧肯定于事
无补,靠胆量也过于笼统。贾诩身上同样洋溢着一股霸气。
诚如伏波将军马援所言,
"
方今之世,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
④,作为中国
历史的
"
后战国时代
"
,三国士大夫的择主标准,与天下辐裂的先秦知识分子
本
无不同,故荀彧、郭嘉、董昭等谋士纷纷弃袁投曹,关羽义不背主,诸葛兄弟在
东吴、蜀汉各事其主,俱忠诚不二。若此乃通例,贾诩便提供了一个例外:他先
后
投靠的刘表和张绣,竟然都是自己内心颇为鄙视的。段煨对贾诩表面敬重,
内心忌惮,因为贾诩
"
素知名
"
,在兵士中威望极高,段煨怕贾诩喧宾夺主。贾诩
离开段
煨的时机和理由亦很微妙,诩曰:“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
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
愿得诩,则家
与身必俱全矣。”⑤结果丝毫不差。至于刘表,贾诩的评价也是
既准确又刻薄:
"
若天下安宁太平,刘表可位列三公,然而方今乱世,他如此不
见事变,多疑无决,
便注定是碌碌无为之辈。
"
贾诩与张绣的关系最好,早在长
安时,
张绣就有意将贾诩拉拢至帐下,
一俟贾诩秘密来投,
立刻便对他言听计从。